這就是驚動武林、轟動萬教, Yang-Mills 理論的原始論文
傳說楊先生每年暑假都去 Brookhaven 訪問,1954年暑假,博士後 Mills 的辦公室正好在楊先生對面。傳說楊先生喜歡在門口和別人聊天,Mills 因為是一位很好的「聽者」,最後幸運的成為世紀大論文的「Co-」作者,雖然名震江湖,但是在90年(各界幫楊先生慶80大壽)之前,大家都不知道(當然更好奇) Mills 是何許人也、人在何方?
1988 年我和 MIT 鄭宏院士聊天時提起,院士說世紀大論文發表後,Mills 是他的博士後,MIT 也是他物理生涯的最後一站,之後 Mills 就往業界發展,因此多數人都不知道他的行蹤。
一個案外案就是,個人在 1981 年得知這篇世紀大論文後,立刻到台大物理系圖書館找,想一睹武林寶典的風采,結果意外發現那幾頁已經被撕走、不見蹤影。跑到中研院也是一樣的情景。記得當年路過好幾個大學時都發生同樣現象,讓人傻眼。個人也就只能一直等到美國讀書,才有機會親眼目睹夢寐已久的武林秘笈。
更有趣的是,這篇世紀論文,只有方向是對的,內容指出質子和中子質量接近是「不可交換規範對稱」的結果,和事實不符。可是這篇論文卻讓科學家發現一個新的世界,最後完成電磁、弱、強交互作用的真相,進而一統江湖。
科學的發展,真的是在一連串美麗的錯誤中成長。
傳說楊先生每年暑假都去 Brookhaven 訪問,1954年暑假,博士後 Mills 的辦公室正好在楊先生對面。傳說楊先生喜歡在門口和別人聊天,Mills 因為是一位很好的「聽者」,最後幸運的成為世紀大論文的「Co-」作者,雖然名震江湖,但是在90年(各界幫楊先生慶80大壽)之前,大家都不知道(當然更好奇) Mills 是何許人也、人在何方?
1988 年我和 MIT 鄭宏院士聊天時提起,院士說世紀大論文發表後,Mills 是他的博士後,MIT 也是他物理生涯的最後一站,之後 Mills 就往業界發展,因此多數人都不知道他的行蹤。
一個案外案就是,個人在 1981 年得知這篇世紀大論文後,立刻到台大物理系圖書館找,想一睹武林寶典的風采,結果意外發現那幾頁已經被撕走、不見蹤影。跑到中研院也是一樣的情景。記得當年路過好幾個大學時都發生同樣現象,讓人傻眼。個人也就只能一直等到美國讀書,才有機會親眼目睹夢寐已久的武林秘笈。
更有趣的是,這篇世紀論文,只有方向是對的,內容指出質子和中子質量接近是「不可交換規範對稱」的結果,和事實不符。可是這篇論文卻讓科學家發現一個新的世界,最後完成電磁、弱、強交互作用的真相,進而一統江湖。
科學的發展,真的是在一連串美麗的錯誤中成長。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