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悲歌


https://e-info.org.tw/node/213321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0628002251-260405
https://www.google.com.tw/amp/s/www.cna.com.tw/amp/news/afe/201907260197.aspx


所有發電機組和所有引擎一樣,都需要冷卻系統才能工作。有的是氣冷式、有的是水冷式,一但氣溫上升,不但功率下降、甚至可能被迫停機。

比較令人擔心的是,核能機組無法隨意停機、降載,需要在嚴密監控下,精密電腦控制下緩慢降載、停機。很多重大核能事故就是在突發狀況下,在意外下失控。

地球溫度持續攀升,除了盛夏冷氣的需求造成用電量激增、回頭增加氣溫上升的失控現象,地殼活動也容易異常增加。

很多核電廠需要海水、河水冷卻,因此多數蓋在風光明媚的海邊、河邊,除了和很多突兀的風車一樣煞風景外,河水、海水溫度上升,已經嚴重威脅核電廠的安全。核電廠被迫降載、停機的現象,這些年也一再上演。

萬一地殼運動發生重大或不是很嚴重的變化,導致河流因為襲奪現象而改道、海床發生崩落、天然冷媒突然消失,這些無法立即停機、停機以後仍然需要持續冷卻的核能機組,就會面臨福島核能災變的困境。

很難想像,酷熱的天氣下,突然發生缺水、缺電,又併發大規模核能重災,這樣的天災人禍,人類要如何面對?

藍色多瑙河,還是藍色多惱河?

後記:基隆河原來真的是主要在基隆附近流動、從基隆附近入海的「基隆河」:
https://kipppan.pixnet.net/blog/post/52284506-基隆河河運逐漸沒落以及河道變遷的主要原因
(二)、基隆河的流向:根據林朝棨之研究指出,往昔在「河川襲奪沉積期」,古基隆河上游係向東北流,由瑞芳附近流入焿子寮灣(即深澳灣)注入太平洋,但是在六萬年前之為更新世末期台北盆地陷落及三萬年前八堵與基隆間部分地區隆起,使得基隆河改道西流,且基隆河又因關渡決口而發生逆流現象,引發基隆河支流(八堵至瑞芳段)向源侵蝕,並襲奪了三貂嶺以上之基隆河上游西流【林朝棨,1957】。如圖所示基隆河自源頭下流呈東北東流向,至三貂嶺忽轉九十度折向北北東之侯硐,至瑞芳則再轉行西南西流向暖暖、八堵。


綠色能源也不綠,解約能源才是王道
https://physicsforpresident.blogspot.com/2019/07/blog-post_23.html?m=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