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文芳(國立交通大學物理研究所教授)
生於1934年的卡爾.薩根教授,除了在天文物理學界享有盛名,還主持一個廣受歡迎的電視科普節目〈宇宙:個人遊記〉,成為二十世紀家喻戶曉的偶像科學家。
卡爾擅長融入個人觀點、將科學知識化為神奇故事的魅力,深深吸引觀眾、讀者。出版社也十分信任薩根說故事的功力,甚至在他的科幻小說《接觸未來》尚未動筆以前,就預付兩百萬美元的版稅,請他幫書局寫一本書,內容主題完全由他自己決定。
1990年,筆者在一個機緣巧合下讀到接觸未來這本著作。那一年筆者正在教大一物理,偶然發現加州理工學院出了一整套、總共五十二集的普通物理教學錄影帶。當訂購的錄影帶送來時,大盒子中央夾著一本厚厚的小說──《接觸未來》。令人驚訝的是, 這本天上掉下來的小說裡,居然一反常態的出現一堆複雜的「愛因斯坦方程式」。
1990年,筆者在一個機緣巧合下讀到接觸未來這本著作。那一年筆者正在教大一物理,偶然發現加州理工學院出了一整套、總共五十二集的普通物理教學錄影帶。當訂購的錄影帶送來時,大盒子中央夾著一本厚厚的小說──《接觸未來》。令人驚訝的是, 這本天上掉下來的小說裡,居然一反常態的出現一堆複雜的「愛因斯坦方程式」。
據說科學家史蒂芬.霍金在撰寫著名的《時間簡史》時,出版社編輯請他千萬不要在書中寫任何公式,因為一個公式就會嚇跑一半讀者。然而卡爾的《接觸未來》在出版時,根本不擔心嚇跑讀者,結果這本包含一堆複雜方程式的小說,不但創造科幻小說的銷售佳績,還改編成相當賣座的同名電影。
卡爾的作品不僅受到大眾喜愛,也在「宇宙學」領域引發新議題與討論。他在小說中假想了一部能夠從地球直達織女星、像「任意門」一樣的機器。薩根是嚴謹的科學家,他希望小說裡的情節不會違反任何物理定律,所以在創作初期就請研究相對論的物理學家── 加州理工學院的基普.索恩教授協助,讓這個快速穿梭空間的情節符合科學邏輯。基普不但利用「蟲洞理論」設計出一種機器,讓主角能快速的從地球傳送到二十五光年外的織女星,還發現這個「蟲洞」可以設計成時光機器,讓我們逆轉時光回到過去。雖然我們目前還沒有能力製造這種機器,但小說出版後,這個神奇的「時光機器」不僅被許多科幻作品引用,還在學術界引發熱烈討論。
另一方面,小說觸及的時空旅行議題更延續了原有的激烈論戰。許多物理學家想方設法,企圖證明時光機器不可能存在,或者萬一存在,因果悖論會如何巧妙的自我排除。身為一個物理學家,我認為這些理論演辯的精彩性完全不輸科幻故事。現實中的科學理論與虛構的小說文本互相影響,甚至相輔相成,這就像這本書開頭的引言,想像力能帶我們到達從未想像過的地方。而一代奇人卡爾.薩根的一生,以及他帶給全世界人類的影響,更是印證這個美好的概念,這個有夢的科學家,帶著人們一起探索神奇的夢境,而這個夢從未止息,依舊在宇宙中繼續前進。
卡爾的作品不僅受到大眾喜愛,也在「宇宙學」領域引發新議題與討論。他在小說中假想了一部能夠從地球直達織女星、像「任意門」一樣的機器。薩根是嚴謹的科學家,他希望小說裡的情節不會違反任何物理定律,所以在創作初期就請研究相對論的物理學家── 加州理工學院的基普.索恩教授協助,讓這個快速穿梭空間的情節符合科學邏輯。基普不但利用「蟲洞理論」設計出一種機器,讓主角能快速的從地球傳送到二十五光年外的織女星,還發現這個「蟲洞」可以設計成時光機器,讓我們逆轉時光回到過去。雖然我們目前還沒有能力製造這種機器,但小說出版後,這個神奇的「時光機器」不僅被許多科幻作品引用,還在學術界引發熱烈討論。
另一方面,小說觸及的時空旅行議題更延續了原有的激烈論戰。許多物理學家想方設法,企圖證明時光機器不可能存在,或者萬一存在,因果悖論會如何巧妙的自我排除。身為一個物理學家,我認為這些理論演辯的精彩性完全不輸科幻故事。現實中的科學理論與虛構的小說文本互相影響,甚至相輔相成,這就像這本書開頭的引言,想像力能帶我們到達從未想像過的地方。而一代奇人卡爾.薩根的一生,以及他帶給全世界人類的影響,更是印證這個美好的概念,這個有夢的科學家,帶著人們一起探索神奇的夢境,而這個夢從未止息,依舊在宇宙中繼續前進。
留言
張貼留言